2008年7月27日星期日

當堯舜,還是大禹,悉隨尊便

中國的五帝時期,有一個關於“退位讓賢”的美麗傳說。
 
“禪讓,禪位賢德之人也,始於堯舜。”當時,黃河氾
 濫,大禹成功治水,於是舜傳位給他,大禹以後,一個
 唯美的故事就此中斷,中國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由此誕生。

檳州國陣華基政黨之選,零星戰火,有人自動讓賢,有人
 無心奮鬥,更有人不堪挑戰,遭施壓退位。權力轉移的過
程中,政客的嘴臉最丑,不斷為自己找藉口遮掩裝飾,為
自己留下光榮階梯。
 
 武則天退位,不等於勢力破產,它應該解構成‘自知之明’
或‘時不與我’。可是,對於戀權之人,表面把自己的光
環套在聽話的人之頭上,名為光榮退休,實如操縱傀儡。
 
 是的,政治是錢與權的無底洞,光環是否為了平息內部分
裂而暫時戴在別人頭上,什麼時候該分裂,然後再團結,
完全始於一個霸權者的遊戲。
 
 黃家定自宣布不蟬聯總會長,欽點文化不至於白熱,反而
我看見的是他的寬容大量,或多或少是為了黨的團結作出
了絕對民主擇中的決定,我回敬一個。

至少,坊間對他退位的動機加以揣測時,他不會召開記者會,
為自己澄清些什麼,就讓整個黨選制度健康化。
 
 對於選賢以能的問題,我只能說,沒人向你挑戰,不代表沒
有比你更有魄力的領導者,只是大家都視黨的團結為前提,
不想在嚴峻的局勢下為黨種下分裂,這一點,當權者應該比
誰都清醒,你想當堯舜,還是大禹,悉隨尊便,但你不配戴
上堯舜的光環,因為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。

劉峻賓筆
 

2008年7月4日星期五

性之善惡由國家主宰

2008年7月2日,是一則情侶被掠奪后枉死大道的新聞,把我的思緒帶到人性善惡的矛盾,逼不得已把死去的孟子及荀子搬上評辨的文字框內。
 
 孟子有這么一句:“富歲,子弟多賴;兇歲,子弟多暴”,意思是說,豐收年成,少年子弟大多數是懶惰的,災荒年成,少年子弟
大多數是橫暴的。
 
 孟子堅持認為人的內在本質是存向善的性向,只是豐收與災荒兩種極端的環境將人的性向改變,而導致“放辟邪侈、無不為己”的惡性循環。
 
 然而,荀子則唱反調,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,需要經過調整、懲治后才能成為真正的君子,兩者的矛盾對立了幾個世紀,人類還是一樣貪婪,一樣地在不同的環境下犯罪,一樣地在懲治后重犯。
 
 我國當前的環境,糧食短缺及汽油暴漲的惡劣經濟條件正能促使一個人喪失善的本性,更足以將無辜的生命摧毀,這時,哪怕是性善論,還是性惡論,人的自然反應就是為了保護自己可以不顧一切。
 
 如Michael J. Losier的‘吸引力法則’所言,只設想‘你要的’,周圍的磁場就會依照你的指示來解讀‘你要的’結果,全憑一個意念控制了人類的行為。
 
 因此,如果套上吸引力法則,犯罪者的心理只有“快樂”與“滿足”,誠如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所說的,因為性本能的衝動所以犯罪,因為人類的道德標準無法抵制自我的現實原則,而趨向一種本我的快樂原則。
 
 掠奪匪長期在經濟惡劣的環境下受折磨,便嘗試以其犯罪行為滿足欲望,甚至狠心處死無辜的生命,追根究底,人是善是惡,就要看國家領導者怎么主宰國運,遙控環境。